核心產業背景
1、鼓勵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頒布《“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規劃提出要深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建立循 環型農業生產方式。加強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動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林業廢棄物、農產品加工副 產物等農林廢棄物高效利用。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堅持農用優先,加大秸稈還田力度,發揮耕地保育 功能,鼓勵秸稈離田產業化利用,開發新材料新產品,提高秸稈飼料、燃料、原料等附加值。加強畜禽糞污 處理設施建設,鼓勵種養結合,促進農用有機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
2、鼓勵生物質能利用
主要利用農業、林業和工業廢棄物、甚至城市垃圾為原料,采取直接燃燒或氣化等方式發電,包括農林廢棄 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國家接連出臺多份與 農林生物質發電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密切相關的政策。從《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有關事項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關于因地制宜 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的通知》等多份文件內容可看出,國家對生物質能利用的鼓勵重點正轉向非電領域, 生物質能供暖作為北方地區清潔供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被大力推進。
3、農林業碳匯前景
2019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將生物炭部分納入《IPCC2006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 2019修訂版》。這應該標志著生物炭技術已被正式認定為有效的固碳減排技術,從另一個角度講,也為生物炭 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提供了一個契機。生物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而且穩定性很好,在土壤中可以存在 成百上千年。因此,把生物炭施入土壤本身就是碳封存的過程。
核心產業前景展望
2021年我國將碳達峰、碳中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我國確定了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碳減排總目標。盡管現階段我國還沒有將農業碳排放列入重點監管行業,但是,利用生物資源、生物技術減少或者固定農業食品系統的溫室氣體將是未來農業食品體系下的碳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措施,將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
該技術將在循環農業、鹽堿地改良、生態環保、減肥減藥、清潔能源、提高農產品品質等系列鄉村振興產業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1、外熱源可應用范圍廣,農林廢棄物均可燃燒轉換,同類產品不具備該優勢。
2、所產生物質均可回收再利用,利益最大化,傳統炭窯及設備不具備該優勢,造成了二次污染,環保不過關。
3、被炭化物料涉獵范圍廣,農林廢棄物均可(如木頭、秸稈類、煤炭、類便、棚菜秧子、食用菌棒、稻殼、堅果果皮等等)。
4、已衍生的下游產品多而廣,且正在有序推進。以下做具體說明:
1)炭粉的應用
①已做成炭基肥料。國家2020年確立標準且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工地保護、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中重點采購(已實施)。
②已高度打磨成萬目級別,可應用在化妝品上,已實施的應用在農業上,液態炭基肥料。
③吸附空氣中的甲醛等有害氣體,如裝修后的炭袋。
④水凈化,如受污的池塘,水系等,純凈水中的黑色炭粒。
⑤鹽堿地的治理,利用炭吸附住鹽,不進入植物體內循環。
⑥土壤改良,比表面積大,使土壤疏松通透。
孔隙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存活,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功能,形成炭封存,良好的炭氮比利于作物生長。(備注:1個質量分數炭相當于1.5個有機質)
2)木醋液的應用
木醋液中含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占大部分(其含有大量的糖),以單寧、兒茶酚為代表的類黃酮物質,還有炭水化合物類、醛類、醇類、脂肪酸類、醇糖類及環醇類、酚類、香豆素、喹啉、木醋糖、單萜、倍半萜、酚性物質、單糖多糖等,還有各種酸(醋酸、蟻酸、丁酸、丙酸、吉草酸、甲醇、丙酮等100多種元素,屬于純植物淬取液,目前應用在農業生產中如下:
1.液態肥:通過科技配方,可噴施、可沖施(西北地區屬灌溉農業,不用顆粒肥,植物營養均以液態形式通過澆水供給)。
2.PH作調節劑:木醋液PH值3~3.5,可應用于鹽堿地改良中調節中和堿性。
3.生物農藥可驅蟲,消毒殺菌,并提高植物免疫能力。
4.具備醫藥功能
目前僅償試于外用,如蚊蟲叮咬、燙傷、皮膚病、腳氣等,有待于進一步開發。
其它各種稀有類元素的提取和應用,需進一步科研后開發。
3)木煤氣,作為一種新型清潔能源,不多作陳述。
該設備炭化的農林廢棄物無需前端處理,市場上同類產品須先烘干(水份小于15%),粉碎(類稻殼大小),本設備無需這些,根據具體物質調整溫度和時間即可。
經該設備炭化后產生三種新的物質:1.生物炭(燒烤炭+生物炭粉),2.木醋液(五力源物液),3.木煤氣(可直接燃燒成為新能源)。
該設備可根據炭化的原料調整規格和技術參數,具有靈活性,也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整。
我公司全體員工愿意和全社會有識之士互通有無,攜手并進,在我們偉大的民族復興事業中貢獻出青春的力量。
聯 系 人:張總
聯系電話:13940199222
地 址: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七星大街61號9號樓
手機站